close
一棵被挖起而傾倒在旁的龍眼老樹
記載著我的童年歲月...
記載著我的童年歲月...
記憶中
阿嬤家是一座傳統的三合院
中間有個大前庭
微微有著像小山坡般的弧度
技術上來說,那叫曬穀場
但實際上卻是我們跑跳和過年放鞭炮時的天下
離曬穀場不遠處
種了棵阿祖時代的龍眼樹
阿公曾教我們如何採摘高高在上的成熟龍眼
把長竹竿的一頭切一道缺口
再將結實纍纍的那串龍眼叉住
一轉
樹枝就會應聲折斷
雖然有時很難成功 讓人敗興
不過樹下仍留存我們佇足的痕跡
在午后陽光的包圍下
我們爬樹 我們玩著泥土樹葉 玩扮家家酒
龍眼樹旁當作圍籬的木槿花被我們摘來當菜炒
花心讓我們黏在額頭童子扮觀音
蟬聲不停 陪我們愉快一整個下午
阿嬤家是一座傳統的三合院
中間有個大前庭
微微有著像小山坡般的弧度
技術上來說,那叫曬穀場
但實際上卻是我們跑跳和過年放鞭炮時的天下
離曬穀場不遠處
種了棵阿祖時代的龍眼樹
阿公曾教我們如何採摘高高在上的成熟龍眼
把長竹竿的一頭切一道缺口
再將結實纍纍的那串龍眼叉住
一轉
樹枝就會應聲折斷
雖然有時很難成功 讓人敗興
不過樹下仍留存我們佇足的痕跡
在午后陽光的包圍下
我們爬樹 我們玩著泥土樹葉 玩扮家家酒
龍眼樹旁當作圍籬的木槿花被我們摘來當菜炒
花心讓我們黏在額頭童子扮觀音
蟬聲不停 陪我們愉快一整個下午
置於中的屋子是公廳
是祖先神明的位置
阿嬤每天早晨都要去開那裡的大門
是祖先神明的位置
阿嬤每天早晨都要去開那裡的大門
咿呀的一聲把陽光迎進來
讓祖先神明透透氣
畢竟祂們也悶了一個晚上
焚香、祝禱 數十年如一日
我總愛跑到那間神明廳
因為那邊的氛圍永遠和其他地方不同
充滿著寧靜與安詳
左右的牆壁上掛著舅舅們結婚時親友送的賀辭
『琴瑟和鳴、白頭偕老、百年好合、五世其昌』
讓祖先神明透透氣
畢竟祂們也悶了一個晚上
焚香、祝禱 數十年如一日
我總愛跑到那間神明廳
因為那邊的氛圍永遠和其他地方不同
充滿著寧靜與安詳
左右的牆壁上掛著舅舅們結婚時親友送的賀辭
『琴瑟和鳴、白頭偕老、百年好合、五世其昌』
我總是搖頭晃腦的一字一字跟著默唸
陽光穿過窗戶斜斜的射進陰涼的空間
時間在這一刻彷彿靜止不前
時間在這一刻彷彿靜止不前
面對公廳的西側房舍是阿嬤的家
榮登我暑假最想回來的地方
一進門就是客廳
我還記得阿嬤常拉過老凳坐在門口搖扇乘涼
在薰風習習的夏日夜晚
右轉進走道的一側是二舅的房間
盡頭有三間房
右邊是三舅的房間(走道通往公廳)
左邊是小舅的房間(從走道走出可通路口的裁木場)
中間才是阿嬤的房間
走進阿嬤的房間
一陣陳舊的味道隨著房門對面窗戶吹進來的風迎面而來
右邊是阿嬤的老式大衣櫥
一旁還有舊時的木馬桶隱約傳來陣陣“異香”(雖然阿嬤每天都會倒)
踩上架高的木造地板
右側是阿嬤的四腳大床
左側是阿嬤的四斗櫃兼梳粧台
孩提時代的我們每每回來小住
都會在阿嬤房間的地板上打地舖
早晨一睜開眼
首先進入眼簾的是屋頂那一方小小的天窗
光線由此射入
在地上形成小光塊
塵灰在那道光中翻飛
為稍稍沉黯的房間灑下光亮
古老、幽謐 在歲月裡靜靜的流淌
榮登我暑假最想回來的地方
一進門就是客廳
我還記得阿嬤常拉過老凳坐在門口搖扇乘涼
在薰風習習的夏日夜晚
右轉進走道的一側是二舅的房間
盡頭有三間房
右邊是三舅的房間(走道通往公廳)
左邊是小舅的房間(從走道走出可通路口的裁木場)
中間才是阿嬤的房間
走進阿嬤的房間
一陣陳舊的味道隨著房門對面窗戶吹進來的風迎面而來
右邊是阿嬤的老式大衣櫥
一旁還有舊時的木馬桶隱約傳來陣陣“異香”(雖然阿嬤每天都會倒)
踩上架高的木造地板
右側是阿嬤的四腳大床
左側是阿嬤的四斗櫃兼梳粧台
孩提時代的我們每每回來小住
都會在阿嬤房間的地板上打地舖
早晨一睜開眼
首先進入眼簾的是屋頂那一方小小的天窗
光線由此射入
在地上形成小光塊
塵灰在那道光中翻飛
為稍稍沉黯的房間灑下光亮
古老、幽謐 在歲月裡靜靜的流淌
客廳的左側是大灶所在之處
我還記得年幼時
在那個沒有瓦斯熱水器的年代
每當夜晚準備洗澡的時候
阿嬤總在灶前生火添柴煮熱水
焰紅的火照亮阿嬤的臉龐
我則在一旁湊熱鬧
從旁邊的柴堆撿拾小柴往火裡丟
屋外的蟲聲唧唧
屋內的燒柴聲劈哩
那是怎樣令人難忘的童年記憶?
我還記得年幼時
在那個沒有瓦斯熱水器的年代
每當夜晚準備洗澡的時候
阿嬤總在灶前生火添柴煮熱水
焰紅的火照亮阿嬤的臉龐
我則在一旁湊熱鬧
從旁邊的柴堆撿拾小柴往火裡丟
屋外的蟲聲唧唧
屋內的燒柴聲劈哩
那是怎樣令人難忘的童年記憶?
而今
三合院的神明廳已崩毀
中間的曬穀場被一分為二
而阿嬤門前的僅存空地被不肖媳婦轉賣他人
昔日的時光已遠
曾經枝繁葉茂的六十年龍眼老樹
三合院的神明廳已崩毀
中間的曬穀場被一分為二
而阿嬤門前的僅存空地被不肖媳婦轉賣他人
昔日的時光已遠
曾經枝繁葉茂的六十年龍眼老樹
已無力回天的倒臥一旁悲泣
人心
總是這一切轉變的根源
或許立意是好
或許存心是貪
只是如此一來又留下什麼呢?
徒留心懷想念的人滿心的空蕩與唏噓吧...
人心
總是這一切轉變的根源
或許立意是好
或許存心是貪
只是如此一來又留下什麼呢?
徒留心懷想念的人滿心的空蕩與唏噓吧...

全站熱搜